高架段与车辆段是地铁工程的关键环节,前者侧重桥梁结构施工,后者聚焦列车运维保障,龙门吊需针对两类场景的功能需求与环境特性形成差异化应用模式。当前行业依据《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》及地铁施工、运维规范,围绕 “施工吊装” 与 “运维转运” 两大核心定位,构建了贴合场景的设备选型、作业规范与安全管控体系,成为保障工程推进与运营稳定的核心设备。

高架段应用以桥梁结构施工为核心,承担重型构件吊装与辅助作业。预制梁安装阶段是龙门吊的主要用武之地:杭州地铁 9 号线高架段采用 50 吨双主梁龙门吊,配合平衡梁吊具将 30 米长预制简支梁***吊装至桥墩盖梁,通过调整吊索角度控制梁体姿态,确保落梁标高偏差不超过 20 毫米,单榀梁吊装时间控制在 40 分钟以内。桥面附属施工中,龙门吊负责护栏模板、声屏障立柱等轻型构件转运,南京地铁 S1 号线高架段通过 10 吨龙门吊将材料直接吊运至作业点,避免地面二次搬运对已铺轨道的损伤。基础施工辅助环节,龙门吊还参与钢栈桥构件、钻孔灌注桩钢筋笼的吊装,苏州地铁高架段利用 25 吨龙门吊完成直径 1.2 米的钢筋笼吊放,配合泥浆护壁工艺保障成桩质量。
高架段设备选型需适配露天环境与载荷特性,实行***配置。吨位选择依据构件重量分级:常规 30 米预制梁重量约 120 吨,采用 50 吨双机抬吊或 150 吨单机吊装模式,预留 1.2 倍安全系数应对捆绑误差;轻型构件转运则选用 10-20 吨机型,兼顾效率与经济性。跨度设计贴合桥墩间距,通常比梁长多出 2-3 米,杭州地铁高架段龙门吊跨度设定为 32 米,适配 30 米标准梁与 2 米作业安全距离。环境适配配置是重点,沿海地区高架段龙门吊采用热喷涂铝镁合金层 + 封闭涂层的防腐工艺,行走轮涂层厚度达 200μm,同时配备液压夹轨器与风速感应仪,风速超过 6 级立即触发停机保护。
车辆段应用聚焦列车运维全流程,承担检修辅助与物资转运功能。检修库内,龙门吊是转向架拆装的核心设备:北京地铁宋家庄车辆段采用 20 吨低净空龙门吊,通过可拆卸吊具将 12 吨重的列车转向架垂直吊离车体,配合检修平台完成轮对、轴承的拆解维护,吊具定位精度可达 ±5 毫米。调车与物资区,龙门吊负责车辆部件与耗材转运:广州地铁嘉禾望岗车辆段用 16 吨龙门吊将预制轨排、制动闸瓦等物资从存储区吊运至检修库,通过轨道与地面运输协同,实现配件 “即需即到”。部分车辆段还配置龙门吊群协同作业,通过布局规划确保多台设备互不干扰,上海地铁梅陇车辆段通过优化轨道走向,实现 3 台龙门吊同时服务 6 条检修线。
车辆段设备选型侧重运维精度与空间适配,形成标准化配置。吨位匹配检修需求:转向架吊装选用 15-25 吨机型,北京地铁结合主流转向架重量,定型采用 20 吨级设备;一般配件转运选用 5-10 吨机型,平衡作业效率与设备成本。结构适配库内空间:检修库龙门吊采用低净空设计,主梁下翼缘至轨道顶面距离控制在 4.5 米以内,适配库内检修平台高度;调车区设备则采用大跨度设计,广州地铁车辆段龙门吊跨度达 28 米,覆盖 3 条并行轨道的物资转运需求。安全配置强化场内防护,所有设备均加装大车行走限位器与缓冲器,检修库内设备增设激光防撞装置,避免与列车或检修人员发生碰撞。
两类场景的作业规范与安全管控均需贴合环境特性。高架段露天作业强化流程适配:吊装前核查风速、轨道平整度,雨天作业后及时清理轨道积水与杂物,定期对钢结构焊缝进行除锈补漆,采用铜矿砂喷砂除锈至 Sa2.5 级标准。车辆段场内作业侧重***管控:转向架吊装实行 “试吊 - 定位 - 起升” 三步法,通过对讲机实现地面与驾驶室同步指挥;设备实行 “月度点检 + 季度维保” 制度,重点检查平衡梁轴孔等易磨损部位,发现膛大磨损及时采用等离子切割修复,避免 “关节” 失效引发故障。
当前行业已形成清晰的场景适配逻辑:高架段以 “重型吊装 + 环境防护” 为核心,车辆段以 “***转运 + 空间适配” 为重点,通过参数定制、流程优化与安全兜底,让龙门吊在两类关键场景中实现功能价值***化,成为地铁工程建设与运营保障的双重支撑。